一種新的NAND從量產到固態硬盤方案的應用,需要經過長時間嚴謹的工廠測試與市場驗證過程,那么經過這一年多,長存NAND是否經得起考驗呢?所以我們組織了此次橫評。
英特爾第11代酷睿處理器最大規格8核16線程,相較10代酷睿處理器,規格不升反降,成為了玩家最大的吐槽點。而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依然保持完整的16核32線、12核24線、8核16線、6核12線的主流陣容迎戰11代酷睿處理器,但戰場從去年的5900X對陣10900K轉移到了5800X對陣11900K,5800X以上的5900X和5950X產品線處于無“U”可打的“寂寞”姿態。
本次評測的三星980固態硬盤沒有采用旗艦980PRO所采用的最新PCIe 4.0接口,但主控采用全新設計,支持NVMe 1.4協議、閃存使用和980PRO同款的新一代1xx層堆疊V-NAND閃存,利用1200MT高速閃存接口實現了PCIe 3.0接口下的全速讀寫(3500/3000 MB/s)。
隨著Zen 3架構的推出,銳龍 7 5800X毫無疑問的奪下了最強游戲處理器的稱號,對于預算和需求更高的玩家,選擇5800X當然是沒有問題的,那預算稍低一些的8核16線程處理器有沒有推薦呢?
從我們的評測看,在7款主流網游/電競游戲中,銳龍7 5800X都取得了優異的成績,平均下來比酷睿i9-10900K高出10.7%的游戲幀數,徹底補上上一代銳龍處理器游戲性能稍遜的短板。其中,在《CS GO》和《英雄聯盟》兩款游戲中的提升尤為突出,銳龍7 5800X比酷睿i9 10900K分別快了19%和18%,這個差異幅度基本接近顯卡升一級的性能提升。
微星RTX 3080 SUPRIM X 10G超龍顯卡和我們之前評測的RTX 3090 SUPRIM超龍顯卡一樣,同樣是微星目前的旗艦級顯卡,采用3風扇8熱管、支持顯存散熱專利技術的TriFrozr 2S散熱器,配備3個第六代刀鋒10cm風扇,支持RGB燈光、待機停轉技術和雙BIOS設計,分別有游戲模式和靜音模式,對應更高的性能和更低的噪音。
在本次評測中,我們從基準性能、處理器功耗、游戲性能、生產力性能四個方面,結合之前評測的數據,對Zen 3架構銳龍5000系列處理器的性能進行了一次完整的評測。可以說不管是多核心性能還是單核心性能,Zen 3架構已經全面超越其對手英特爾的第十代酷睿處理器。
Radeon RX 6900 XT是RX 6000系列顯卡的旗艦型號,同樣采用RDNA 2架構、臺積電7nm工藝,搭載Navi21完整核心,配備80個CU單元5120個流處理器,游戲核心頻率2015MHz,加速頻率2250MHz,配備128MB IF高速緩存和16GB GDDR6顯存,TBP整卡功耗和RX 6800 XT相同為300W,與英偉達的RTX 3090顯卡競爭。
金士頓NV1 2TB固態硬盤評測
主流級甜點顯卡,微星RTX 3060 GAMING X魔
三款采用長江存儲閃存固態硬盤橫評
技嘉AORUS Gen4 7000s SSD評測
我輸了,攤牌了!酷睿i9 11900K vs 銳龍 7
11代酷睿VS銳龍:PCIe 4.0 SSD性能測試
突破4500MHz,雷克沙 HADES DDR4 3200MHz 8
致鈦PC005 Active 1TB固態硬盤評測
京公網安備 11011502002666號